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到来,“数据”作为被提及越来越多的词,在传统电影行业和逐渐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影视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数据”是个很好的东
西,从数字的变化里,我们能看出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在所有数据中,票房数据,也成为现下电影市场热门的数据。票房数据不只是单纯变化的数字而已,毕竟票
房,是最直观反映当下中国观众观影心理与喜好的一面镜子。电影票就是观众手里的投票,观众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什么样的影片会持续流入市场,正如《失恋
33天》带动起“小妞电影”的发展,《致青春》掀起青春片怀旧浪潮一样。我们经常对于烂片的出现而发问,根本原因就是“有人看”。一定程度上的烂片存在是
市场发展的正常现象,美国韩国每年也会出产大量让人翻白眼的烂片,但烂片的“度”很重要,烂片比重过大,优秀影片数量过少,说明市场已经畸形发展严重。有
票房的电影,说明观众爱看,观众爱看的电影,必然会涌现更多,下面,让我们通过近两年的票房数据,看一看当下中国观众的选择,以及通过观众的选择,预见一
下未来。
12
年票房前20中,国产片占6部,2013年占8部,2014年占11部,呈一个增长的趋势,这直接反应了中国观众对国产片的兴趣与信心在直线增长,从这里
不难揣测,也许2015年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虽然国产片的质量一直遭受质疑与吐槽(并毫无减弱趋势=
=),国家政策也并未采取有效措施激励民众选择国产片,但市场的自我调节却证明了国产片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竞争力的增强,毕竟票房是最直观反映观众选择的
最好证明,国产片绝对有信心继续对抗来自好莱坞大片的冲击。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排行票房前列的国产片都有哪些类型可供参考。
2012年还没
有掀起青春怀旧片及喜剧片狂潮,票房过亿的26部电影涉及到爱情题材的最多,有9部(据不完全统计),其次是涉及惊悚悬疑的题材有7部,古装电影5部,历
史题材4部,喜剧3部,动作题材2部,动画1部,类型还是相当多样的。从这些选择中,不难发现,广义上来说,观众还是对爱情题材一直情有独钟,其次是惊悚
悬疑,伪恐怖片一直大有市场(以后会专门详解伪恐怖片的市场分析)。这些当年取得良好成绩的影片自然对之后出现的影片产生了一定影响,尤其是《泰囧》的爆
发反应了当下中国观众对于优质喜剧片的极度渴望,直接导致接下来的几年中,大量有着“囧”气质的接地气喜剧片井喷,一个装逼一个笨蛋的组合被无限复制,
《一路顺疯》什么的,但没有一个能复制出《泰囧》的辉煌,直到原班人马自己捣鼓出《心花路放》。惊悚悬疑类电影虽然因为审查的原因,始终不能有太大的作
为,不会取得爆发式的票房,但是有着这类元素的电影一直深受观众的欢迎,当年的《寒战》《听风者》《四大名捕》《搜索》《消失的子弹》《二次曝光》等都将
悬疑的元素融合其他类型元素,取得了良好的票房,由此看出,悬疑(惊悚),是除了喜剧、爱情之外,最受观众欢迎的类型。
纵
观2013年总票房排行榜,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排行前十的影片有8部是国产片,外国片只有两部,可见当年国产电影票房出现了大爆,基本都在5亿起
步,而从第11位到第20位的影片全部都是外国片,票房平均在3到4亿。可见一般的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的表现一直都是十分稳定的。(特别好的就是10亿起步
了)
2013年是国产优质故事片大爆的一年,有8部之多进入了年度前十,33部过亿电影。前十中,有5部明显涉及爱情,3部涉及喜剧,2个青春怀旧题材,2个古装魔幻。
这
一年,由于前面《画皮》的成功,古装魔幻即所谓的东方魔幻大片迎来了市场机遇,《西游降魔篇》及《狄仁杰之神都龙王》都取得空前成功,观众显然对这类影片
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接受度,催生了后面《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钟馗伏魔》等一系列魔幻大片的持续生产(票房良好),以及即将面市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系
列(票房可以想象),这一题材的大片必将迎来持续的产出。只是想要拍摄这类影片的公司,目前其所透露出来的两大弊病,故事与特效,还要好好打磨才是。
这
一年,赵薇及陈可辛开创了怀旧青春片题材的市场,该题材一经面市,强大的卡司阵容带来的明星效应及对应了目前主要观影人群的怀旧情怀,强大的话题度和导演
自身的影响力,导致了该题材在票房上的无往不胜,直接催生了14、15年青春怀旧题材的井喷,韩寒的《后会无期》高晓松的《同桌的你》(高是监制、制作人
及编剧)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张一白的《匆匆那年》李玉的《万物生长》苏有朋的《左耳》黄斌的《何以笙箫默》何炅的《栀子花开》以及目前在拍的《致青春
2》等,都有着一定的怀旧成分,基本都是当年的热门小说热门歌曲改编的电影,原作加导演的话题度以及强大的明星效应将直接转化票房。(所以,本身就是明星
想跨界做导演的人们,知道什么题材最好拍的了吧……)
当然,在占领大票房比的影片中,爱情还是当仁不让的主旋律,但值得注意的是,纯爱情片(或纯
爱情喜剧片)只有《北京遇上西雅图》一部(还是个黑马),其他涉及到爱情成分的电影,类型都比较复杂。票房过亿的影片中,包含爱情元素的影片有13个,但
纯爱情片只有《101次求婚》《分手合约》《一夜惊喜》《被偷走的那五年》《非常幸运》《天台爱情》等六部,并且票房普遍在2亿之下,不过,这显然不是什
么坏事。国产片在类型探索上的进步逐渐加快,纯爱情片的市场已经被探明,小妞电影、爱情喜剧等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已经证明其拥有强大的市场竞争
力,观众是非常爱看的。13年,优质纯爱片的产量还只是这些,让我们接下来去看看14年的票房反馈。
2013年过亿的国产片中,除去爱情元素影
片,动作元素影片占10个,惊悚悬疑题材有7个,喜剧有5个,古装有3个。动作警匪片依然是港片进入内地市场的最好选择,最好再加入一些惊悚悬疑元素或者
喜剧元素,明星效应及话题度,票房绝对有保障。(看看《澳门风云》奏知道了。)古装历史片在《铜雀台》失利后几乎被全面抛弃,类似《关云长》《鸿门宴》等
纯历史片并不十分受观众欢迎,吴宇森的《赤壁》只能算特殊个例(《太平轮》也沉了…),到了13年
,几乎没有取得上千万票房的纯古装历史片(《大明劫》之类的,票房惨败,哎……)。这一部分反应了观众更加娱乐化的观影心理,沉重严肃的历史题材影片越来
越不能提起观众的兴趣,一部分也反映了从业者在挑选这一题材时缺乏创新与突破,《满城尽带黄金甲》《赵氏孤儿》《孔子》等固有的历史大片模式已经让观众看
疲乏了。相比《鸣梁海战》之类的影片在韩国的受欢迎程度,中国观众过于娱乐化消遣化的观影心理确实需要改善,中国观众更喜欢影像奇观带来的视觉冲击及有趣
搞笑的故事及表现方式,对于严肃题材类型确实缺少必要的认识及耐心。这一类型的影片不应退出市场,而更应该推陈出新,毕竟历史题材更能反映文化积淀,这对
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大国在电影艺术上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牛逼的导演快来拍呀!!)
2014
年,票房排行榜前十中国产片与引进片各占五部,前二十中,国产片占11部,过亿元票房的影片66部,国产片占35部,进一步巩固了国产片的票房占比。从类
型占比上,35部影片中,涉及爱情题材15部,喜剧11部,动作7部,惊悬5部,古装4部,纯剧情片4部,青春题材5部,历史2部,综艺1部,动画1部。
14
年热门影片基本延续13年的趋势,爱情、喜剧基本还是票房最大热点,青春片在这一年持续发力,《后会无期》《匆匆那年》《小时代》《同桌的你》《老男孩》
等均取得火爆票房前20中青春片更占据4部,这将预示着青春片会在15年甚至16年持续在市场上霸占一袭之地,但是!过量青春片大幅度消费情怀,无病呻
吟,雷同的情节故事,难免让观众会产生疲乏之感。青春片持续到现在虽然依然有票房有市场,但如果不推陈出新避免继续落入俗套的情节故事和人物构架的话,观
众也不会继续为这样的青春片买账,情怀总有消费完的一天,胎也总有堕完的一天,当你第十遍在影院看到曾经的自己,你还会感动吗?
14年的优质纯爱
片也继续延续着13年的热度,票房过亿的纯爱或爱情喜剧达到11部,六千万以上有3部,真正是(喜剧)爱情片爆发的一年,《北京爱情故事》《白发魔女之明
月天国》《撒娇女人最好命》《微爱》等爱情题材影片分别在恰当的档期收获良好票房,《一生一世》《我的早更女友》《前任攻略》《露水红颜》《触不可以》等
爱情片虽质量参差不齐,但题材讨巧也收获了不错的票房,可见观众对于(喜剧)爱情片的接受度还是很高的,高颜值的偶像明星,喜剧(或其他动作、古装、悬疑
等)元素,爱情内涵,密集的营销攻势,造就爱情片的高票房。
近两年,大量警匪动作合拍片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不管是前两年的《寒战》《扫
毒》《毒战》《逆战》《魔警》《证人》《线人》(这些名字分不清的影片=
=)还是《窃听风云》《警察故事》《澳门风云》等系列影片,新时代的警匪动作片成了港片打开内地市场最好的武器,俨然已开创了属于自己特有的一派动作电
影。古天乐、刘青云、叶璇、张家辉、梁家辉、吴彦祖等港片老面孔,加黄晓明、孙红雷、姚晨、袁泉等内地明星演员,以及彭于晏、桂纶镁等台湾新势力,曲折跌
宕的剧情,或悬疑或犯罪或喜剧的元素叠加,大量枪战动作场面,一点点感情戏(兄弟情、爱情亲情),就可以造就一个不错的票房收入。从目前大获成功的《澳门
风云》来看,喜剧与动作的结合恐怕将是未来的一个趋势,成龙标志性的动作喜剧辉煌年代已经过去,新时代的动作喜剧潜力无限但还需探索。
这一年,
《归来》《亲爱的》《白日焰火》《黄金时代》《催眠大师》《绣春刀》等优质剧情片(正片或文艺片)都取得了良好的市场表现,可见观众对于优质剧情片(文艺
片)的接受程度逐渐增加,被“烂片”充斥的市场终于迎来一些艺术追求比较高、具有人文关怀的质量过硬的好片。而提升国产片质量这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也更多
的落在这些具有艺术追求的导演身上,商业和艺术本不冲突,艺术也可以是高雅而通俗的,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电影艺术真正的魅力,提升观影的艺术品位,改变过
于娱乐化的观影心理,国产电影市场更急需这些真正好片。
14年,《爸爸去哪儿》这部综艺电影跃居票房排行前十的现象级事件,成了延续至今年依然火
热的话题。接近7亿的票房,直接带动了综艺电影在今年的爆发,相继出现了《奔跑吧兄弟》及更多综艺电影的出现。但也应该看到,《爸爸去哪儿2》今年的表现
直线下滑,综艺电影的火爆必将只是一时之势,不会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中国电影市场还在摸索中前进,一些现象级影片的出现比如综艺电影、弹幕电影并不会彻
底影响市场发展,只是探索途中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如果不符合正常发展规律自然就会被市场和观众所抛弃,我们要正视每一个现象的出现,而不是在现象刚刚出现
时就气急败坏的急着打压制止,市场自有其自身的发展演化规律。
图片数据来源:电影票房数据库
以上数据均为不完全统计,包含个人对于类型片不同的理解,不喜可以逼逼。